云南信托董事長甘煜:壯大耐心資本,信托具有不可或缺的獨特價值

近日,云南信托董事長甘煜就信托如何壯大耐心資本的話題,接受了新華財經的專訪。
記者:中央提出,要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發展耐心資本,利于提升新質生產力。請問您如何理解耐心資本?
甘煜:耐心資本是中央提出來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個重大部署。什么是耐心資本?目前似乎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各種解釋比較多,主要是三個主流維度:它應該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三者之間有一些微妙的差別,需要仔細甄別。
首先,耐心資本是長期資本,堅持長期主義。我們要做時間的朋友。就全球而言,最有名的長期投資是巴菲特的哈撒韋,它既投了可口可樂,也投了蘋果、IBM。它投蘋果、IBM,好像符合我們對耐心資本的理解。那它投的可樂呢?看來,光講長期投資好像也是不夠的。
其次,耐心資本是價值投資。毋庸置疑,所有的資本都是價值投資。第三,耐心資本是責任投資。耐心資本要符合國家中長期的戰略規劃,是有責任的。但是,如果不是國家戰略投資,算不算耐心資本,是不是不負責任?如果說從今天開始,我們砍柴喂馬、周游世界、做一個幸福的人,從今天開始都做耐心資本投資、都投20年。那明天呢?明天市場的流動性怎么辦?看來,“責任”一詞不能是局限于主觀色彩的概念。
在政治經濟學經典理論里,比如馬克思的資本論對于資金、資產、資本的分析很清晰,有大家公認的定義,但如果在“資本”兩個字前面加上“耐心”這樣一個人格化的表述,就需要認真對待。有了耐心資本,是不是就有不耐心的、或者說不那么耐心的資本?如果說要發展壯大耐心資本,那是不是意味著不耐心的資本是不好的;如果它是不好的,那它倆之間應該是個替代關系,或者說以前的耐心資本不夠,我們需要新增耐心資本,那它倆之間是一個相互協作的關系。我個人認為,耐心資本應該跟兩個因素有關。
第一,跟創業創新企業有關,這是由企業自身的生命周期決定的。企業有所謂的周期曲線,初創企業總是風險太大,未來是不確定性的,所以一般的資金不適合介入,需要有能跨越周期、不追求短期回報的資本介入。最能體現這個特性的就是科技企業。
第二,耐心資本需要政府主導。一般而言,我們追求所謂的有限政府與有效市場的結合,但是市場是失靈的,有一些東西純靠市場投資是不足的,需要政府來投資。對于耐心資本,政府如何主導、引導和協調市場資本的跟進?從全球經驗來看,最早提出耐心資本這個概念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有個議員提出在美國設立國家工業化銀行,那時提出了耐心資本概念。近期的實踐是2016年左右,英國提出耐心資本評估,然后在2018年成立了耐心資本公司,加強對科研、科創型企業的投入,這都是政府主導的過程。在我國,國資委較早指出國有資本要壯大耐心資本。所以,總體而言,我認為耐心資本涉及兩個要素,一是要跟企業的生命周期有關,科創企業最符合其投資對象。二是耐心資本更應該由政府主導,做好與市場的有效結合。當前,我國經濟處于新時代,以規模化、大工業化積累為代表的發展階段基本完結,現在站在新的時點,要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不再是以規模化、工業化驅動,而應該以科技創新來驅動,此時,耐心資本呼之欲出。
記者。謝謝您的精彩解讀。信托業是金融的一個子行業,與銀行、保險、證券并稱為金融業的四大支柱之一。您如何看待信托行業在壯大耐心資本過程當中發揮的作用?
甘煜:在金融四大支柱之中,銀行占絕對的主導地位。在這一格局下,從企業端、資金需求端看,耐心資本跟企業生命周期有關。從金融機構、資金的供給端來看,不同的金融機構在服務的過程中有不同的定位。銀行資金量最大,且銀行體系跟結算、支付體系捆綁在一起,所以它對流動性的要求特別高,不可能所有的資本全部去做耐心資本、都投20年,否則明天的流動性怎么辦?保險資金比如壽險、養老險,從長期性來看應該是最符合耐心資本的要求,但是險資是整個社會抗御風險的一道重要屏障,它對風險的偏好比較低,而耐心資本要跨越企業創業可能失敗的“死亡之谷”、或者說要完成馬克思說的“驚險的一躍”,這決定了險資從風險方面來看不能把投資all in。
對于信托來說,其作為受托人的定位決定了投資之前要先取得委托人的同意,要基于委托人的風險偏好。委托人愿不愿意做時間的朋友,決定了信托受托人愿不愿意做時間的朋友。某種意義上來說,信托在這方面的主動性要弱一些,但是跟銀行、保險相比,信托的經營范圍、經營的靈活性是最有彈性的,創造力最強,可以利用的最大制度優勢是財產隔離。整體而言,在金融機構壯大耐心資本方面,信托可能不會是主力軍作用,但是它能夠發揮靈活優勢,成為不可或缺的補充。
記者:壯大耐心資本需要健全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您認為信托公司可以聯合其它的金融行業開展哪些方面的合作,從而一起壯大我們的耐心資本?
甘煜:上述幾類金融機構會有不同的特色。壯大資本需要一個生態支持,既需要有參天大樹(比如銀行,它是資金量最大的),也需要有一些灌木叢。另外,生命最頑強的是地衣和苔蘚。在極寒狀態,生命的最早形式是海藻。耐心資本也同樣需要不同形式的生態支持系統。企業的發展不僅僅需要融資,耐心資本的介入,不僅僅是一個給錢的過程,它更多的是從治理的角度,讓企業獲得整個金融體系的生態化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共同圍繞著這個目的——讓科創企業能更好地走過“死亡之谷”、完成“驚險的跳躍”,走向成功。現在信托公司跟很多保險資管開展了合作。保險的長期資金很充沛,信托在選擇項目、管理項目上更靈活,大家能夠形成交叉互補。信托公司可以直接實現投貸聯動,也可以跟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合作。總而言之,耐心資本需要生態化合作,不同金融主體根據不同的專業優勢、不同的成本和風險偏好,可以相互合作。
記者:壯大耐心資本可以托舉未來的新興產業的發展,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器之一。能否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云南信托在支持新興產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方面,有哪些布局和亮點?
甘煜:云南信托在業界有兩個特點。第一,公司從2003年增資改制以后,20多年股權結構沒有任何變化。從股東的角度來講,它就是耐心資本投資,20多年沒變。第二,公司多年來基本上不做房地產信托、政信業務,聚焦服務的目標客戶更多來自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實體企業。自有資金運用方面,公司參與了一些新能源類股權項目,對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企業進行投資。信托資金運用方面,公司一方面與保險資管、銀行理財子公司展開合作,引導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科創類企業。另一方面,積極發掘一些家族信托客戶需求,通過家族信托服務,幫助客戶實現財富在代際之間的傳承。某種意義上,它比養老或者說社保基金的期限更長,因為它不是只管一代人,而是要管幾代人,更具有長期性。近期我們較為關注創業科學家群體,他們為了創業,全身心投入,會將創業失敗的巨大風險帶給家人。家族信托能發揮風險隔離的制度性優勢,幫助科學家群體提前進行家企財產隔離,讓家人生活和子女教育有一個基本的保障,從而減少創業的后顧之憂,可以更全身心投入科創事業。
信托本身有很多細分的領域可以參與耐心資本的發展。以薪酬福利信托業務為例,云南信托為一家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提供了員工持股計劃支持,將其員工福利跟企業的長期發展密切結合起來,從資本的角度把員工和企業綁定在一起,讓大家變得更有耐心。在壯大耐心資本方面,信托不一定能夠直接投多少錢,但可以用獨有的制度優勢,把相關利益主體匯集起來,讓資本變得更有耐心。這就是信托的獨特定位、存在的特定意義和價值。它能幫助客戶規避或減少風險的侵擾,更有耐心。